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5edu.win)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手机扫一扫,访问本页面

开启左侧

志愿填报及人生择业指南

[复制链接]
admin 发表于 2023-7-22 12:03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言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,又有学生家长和学子关注志愿如何填报,其实楼主之前就这个问题写过一些文章,在这里先回顾下之前的文章吧
- C+ |' W, M: ]7 t
4 S4 e' k1 ~9 F  F, z
$ ]& [$ U" r, b( g, N

: H( h6 j! x  A  }# B+ b1 L  z
之一:性格与命运
3 C# [7 A( J/ D
1
( h. v. M9 Z5 {8 F

  F4 m# _7 V' T6 Z9 j% l

, i  h4 ~8 }% _! R! K4 W5 L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?过去有个说法,叫做: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,十一择业与择偶,十二趋吉与避凶。
- f# B3 p9 H% {/ a( O1 `* ^
# J7 K4 Y1 V# ^" @$ ]: m9 B7 U

! l+ x- {  f8 ^  i, e一命,指的是投胎,与生俱来的一切。封建王朝,皇帝的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,儿子就是王爷;大臣的儿子生下来能等封荫,不必经过科举独木桥就能入朝为官,这些是天生的差距,所以命排在第一位。现代社会虽然说人与人平等,但是家庭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,像李嘉诚的儿女,含着金钥匙出生,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够比拟的。条条道路通罗马,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。
+ ]7 I3 u( Z( T" X) E' L& R) c0 I: ?7 |+ ~; A  g& _
2 E4 l0 b2 o& K2 ^) r8 `: ]0 d
二运,这个就像YY小说中的气运之子,哪怕出身平平,可是一路顺遂,买个彩票都能中五百万之类的,实力重要,运气也很重要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“应运而生”,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一定的,但是时运是否到来则不一定,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如果没有秦末年的风云变幻,刘邦也只是一个乡下小混混;承平年代的枭雄,就像某读书人所说的,拉得开五石强弓,不如识得一丁字。天下太平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2 X- T* |4 w1 C4 V5 f1 N, E
6 f8 g3 h# f6 t7 U0 ~3 u  g
$ z& o; O3 A. C- G6 ^& N$ f
三风水、四积累阴德,这些都是虚无缥缈之说,讲究的是因果报应。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恶之家,必有余殃。但是因果也不像机械的、直接对应的。否则也不会有“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”之说了。后面的敬神之说亦是如此。风水、阴德、因果、鬼神之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敬鬼神而远之。
/ A. p7 n  v7 h* e- g1 z3 U  C  p) J
1 ^8 t5 _1 G( _7 J8 t" `2 ^
五读书,在科举制度下,只有读书才能做高官,踏入权力中枢。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,这种现象也只有科举制度下能够实现。不过在现代,读书有用,但是并不能像古代一般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,重要性下降。8 G' U4 ?( @/ H5 F! ^, `* G
- f% G9 u, `7 x% Y& b- i9 ?

8 A- o0 O5 [. c0 @, r六名,名字也很重要,光绪有一科殿试第一名,本来要点为状元的,可是因为其人名为“王国均”,谐音“亡国君”,慈禧不喜,另点别人为状元。而且中进士后被打发得远远地,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一县教谕的小官,可以说是为名字所累。3 U, {; ^; X3 k3 d2 Q" |5 d
1 A$ J2 o4 F7 J$ p0 `

* Q  K3 t9 u. A  P. K6 j# d- _% Y七相,这个好理解,相貌堂堂,自然引人注目,更容易成功。看看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就知道了。不明白这个道理的,推荐去听一首歌:《还不是你长得不好看》。
, s0 j2 o. a' Y2 P1 a; Z) M
6 U* U& k& ^( l; i; f( p
+ W% u/ O8 g" _+ N; w/ E
八敬神。鬼神之说,过于虚无缥缈,信之则有。大国从周伐商,讲的就是“德治天下”,敬鬼神而远之,不迷信,但对未知要心存敬畏。举头三尺有神明,谨言慎行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
; M" t# \9 f, `. J- K
1 S; N2 m! u% A+ q$ C5 ]

6 V; y, e: `" n九交贵人,贵人对人成功很重要,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贵人愿意帮助你,是因为你自身的付出,有利用的价值。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像《无间道》中一样被人利用作棋子,而是根本没人愿意利用你。
  q  ~6 U2 f- {: z; T
4 n# {! ^( y6 S4 e9 ]% G

/ b7 G. _+ n  s1 b十养生。人生是一场长跑,其他方面都差不多,最后比拼的就是身体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没有身体一切都成空。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,日本战国时代三雄,织田信长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论能力,德川家康是最平庸的一位,没有织田信长的雄霸天下,也没有丰臣秀吉的智谋百出,但是最后一统战国建立德川幕府的却是德川家康,无他,德川人称“乌龟”,活得最长,活了74岁(当时的日本人通常寿命不过50岁),熬死了同时代的战神枭雄们,笑到了最后。
% o% Z* I4 \, m# Z7 J: }1 h& i$ p, z7 j8 j1 y. L8 P2 B
( X: R3 @% v  s5 h2 `  t
择业其实并不太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。纵观出人头地者,各行各业均有。但是如果加入一个风口行业,比起一些夕阳行业,还是容易成功些。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女人,贤内助;每一位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?一个好的配偶能够提供人脉和支持,但是很多夫妻只能共富贵,不能共患难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所以夫妻对于成功的作用有,但也不是关键因素,成功人士家庭和睦的有,离婚的也有不少。官场得意,情场失意也不少。十二趋吉避凶,识时务者为俊杰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明显看见形势不对,非要把脑袋往墙上撞,这不是勇敢是愚蠢或者是别有用心,博取名声。总之,不是傻就是坏。: R7 `* l  w5 N2 C% l  ?8 N

6 n- a+ t3 b& [) o' A5 o1 L
) f/ }+ Q2 k! g" ]: R& `$ j
2
! s5 Q$ g- d8 H8 j, Q
3 G# r8 g+ t. W
6 Q1 K2 M& P8 n3 B8 K) w7 b

8 O& |+ f# [% R+ P6 P8 W, \- L7 V* l
* K: k. Y- ]1 i) z, C5 x
以上更多是从外部的因素而言,像命运这些是很难改变的,风水与积阴德过于虚无缥缈;非科举时代,读书有用,但也不是像过去一样,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,名与敬神这些不过是信心,相貌也是父母给的,交接贵人也要有利用价值人家才会用你,身体健康很重要,找个好老婆,少奋斗三十年,但是也要人家看得上你啊。
, l5 \6 l! F! \# I7 _: r" x1 v6 R7 U8 \5 H+ u/ U2 y, x# ^" G+ i
5 r+ C) h7 O# f( x; e: Z
对于一个人自己能够掌控的,无非是眼界、努力加上正确的方向。# Z4 s5 W7 y- `4 T$ y; c# p. M

0 ]! e8 u9 D& ^9 A$ M5 [8 x, X
1 a) }3 j' f3 K7 D% `  y
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靠经验和积累,多思考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这个没啥捷径可走,就像《卖油翁》所说,无他,唯手熟耳。只能多思考,兼听则明。如果能够将种种对立的观点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道,那么眼界就到了,智者不惑,说的就是这种境界。2 Z/ O3 z1 j0 D  l1 s1 F7 k

: w+ A% K7 k" U4 b) P  u8 d

( m$ v; s  t: m' ~! ~! b0 T天道酬勤,小富靠勤,大富靠命运。一个人勤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,努力,持之以恒,总会有小成的一天。当然,方向不能错误,否则南辕北辙就越努力离成功越远了。
  g1 S; r& k) M8 Y0 W2 m# A3 x

. F- Y6 Y* H& W8 G如何判断正确的方向,这就要靠眼界和见识了。
3 u) l: L) `3 i" F! D# @% h+ j! F7 x7 r9 l! X' U; M6 M9 \: V0 Z
1 I8 i% y  A0 S" }4 n- w
这些是自我能够决定,掌控的。成小龙在人,成大龙在天。也就是说,要成大事,光靠自我奋斗是不够的,还得看命运和运气。
% ^+ H  O: H1 n8 Y
- B& D- ~5 p0 t' G1 Q  B

4 k9 q2 T. C# B3 H5 E那么,人能否决定命运、气运呢?是不是像古人说的,风水、阴德与敬神有效呢?这些是向外求,可能有效,也可能没效果。如果内求,那么就像西谚说的:性格决定命运,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一些命运、运气之事情。/ E& ?6 O; z4 {
$ t$ l& R, {) F4 h; e- `2 j7 Q/ V  V# u

/ n1 [5 a. K7 A3 j- r% ?, i: q你有什么样的性格,往往就会经历什么的人生。例如,一个鲁莽的人,往往会因为轻易作决策而导致后悔莫及,一失足成千古恨;而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因为磨蹭而错失机遇;一个喜欢怨天尤人、心态悲观之人往往在单位不得重用,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很丧的员工;而满是正能量的则有可能面对危机时准备不足、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而吃亏……
( s; m, ?3 A7 |, W4 ~/ _
* b) e3 X" I! f+ n3 r

1 `- w; ~' J9 T7 p" g6 \人到中年,回首这些人吃过的亏、受过的罪,大多数都是有因的,并非无妄之灾,而选择这些因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,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无稽之谈。'4 h5 ~& \" R% V, `

' {! s. {5 I; ]
+ x- u) }2 {  |4 X3 q, _% @. S$ X
个人的性格源自父母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环境,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。性格一旦形成,就会有强大的思维惯性,很难改变。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所以在爱恋中的朋友最需要关注的,是另一半的性格问题,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,性格不好,例如鲁莽、暴躁、没有最基本的修养,有动手和家暴倾向,离开止损为上,不要相信他会为你而改变。) R$ N6 D& ~- \
1 T  m3 Y1 ^% d& W) [

1 c; P5 |0 _6 C  i8 g5 u! @- W; K对于一个成年人,如果反思到自己性格有问题,每天三省,潜移默化,花上数年时间,也还是有可能改变一些性格上的问题的——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,难度之大不亚于戒烟。$ e& a) W' }4 g" F
" n, n1 e/ H+ ~2 D& a2 W
2 o0 H0 M" z; k, @5 |
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呢?其实十全十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,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般。官场上,清官多庸才,贪官多能吏。一个无欲无求的人,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。一个成功人士,往往优点很突出,但是缺点也很鲜明。其实性格优点的另一面往往是缺点,相辅相成的,就像月之阴暗面一样。
# h, R+ n* l- i7 [2 M: R  w9 }4 v4 m! b% y7 d$ `4 g
; {# z- Z/ s; I! q+ h3 b- I
一个勇敢的人,过了头就是鲁莽;一个谨慎的人,过了头就是优柔寡断。所以,一个人的性格有缺点并不可怕,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,往往意味着没有优点和特长。个人的自我修养是把握住度,自我控制。
0 V% y$ D1 D: Q( f: N0 {4 A* o3 e1 l( K% w( H, \
, e8 B; d6 `/ N/ p! \' Q" U' p5 V
明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,能够扬长避短,用理智控制自身的情感,不至于失控。所以古人说,自知者明,自胜者强。1 J3 p8 R: Z4 C. g0 C

- ]- B* K( H; j7 V

- m' S# x  e1 o
之二:择业

& r9 W4 @( y! z. e  r
6 C% R; N: V* M" \. T

' j* L$ K& u5 w5 S3 h9 N, v7 ]! E很多人问择业的问题,小孩选择什么专业,成年人要不要转行、跳槽。其实对于成功而言,行业并没有多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并非安慰人的话,而是事实如此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:官员、商人、学者,每个行业的都有,各种出身的也有,马云做互联网成功,曹德旺做传统产业玻璃也一样成功;重要的不是行业,而是个人。条条蛇都咬人,你在这个行业干不好,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习惯和性格上的缺陷,换一个行业也难以成功。. r9 a* l" ^8 @3 c

  f" I; z4 ^; K$ @9 Z0 E% U

' |" l* m" r$ _8 S, {那么,为何有热门行业和冷门行业之分呢?确实,有的行业像互联网高薪,而有的夕阳产业收入低,看上去一片萧条。问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稀缺的才是最有价值的,热门产业去的人多,过几年供过于求,变成红海;而冷门专业大量人离开,慢慢又会好转起来,所以从长期来看,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,其实也都差不多。看到风口、看到猪在飞,往往已经过热,就像炒股票追高,多半是站岗的下场,冷门专业也是如此,看上去门可罗雀,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开端。" m0 n8 S2 L4 [* U$ f' P/ Z

" s2 ]9 m# |( P, }# b( y) P

5 @8 h. I6 R0 `% r举个例子吧:俺有个同学,天资聪颖。聪明人嘛,喜欢追逐热点。当初在高中也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角色,当年填志愿是先填后出成绩,他第一志愿填清华(勇气可嘉),结果差几分后面的高校又不收非第一志愿的,兜底去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,学采矿专业。这个是服从分配调剂来的,艰苦专业,没人看好。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铅锌矿待了几年(那矿效益不错,就是地方偏僻了点),觉得矿业没前途,当时金融最热门,考研,金融跳槽到银行部门;干了一段时间,觉得银行的生活枯燥无味,下海创业,开创投公司,追互联网风口;结果2008左右矿业大热,他当年的同学入股、投资矿的一个个都发了,又回去搞矿业,被一个老板聘请做矿长,不料矿业盛极复衰,价格一路下跌腰斩,老板亏了数亿跑路;而互联网此时又火起来,他又回过头扎进互联网行业,结果最近又遇到寒冬,企业大裁员、不景气……所以兜兜转转,一事无成。
1 I. ?- a  ]7 l. e6 d
+ ?& _: X$ h* s7 A0 D* Y

; j% I0 G- S: m6 }& q反观其他的同学,在一个领域内努力扎根的,现在都到了收获的时候。走官场的,从乡镇干起的,不少人都成为实权部门的负责人;做生意的,开工厂的、开矿的、做房地产的、哪怕是开饭店的,长期在一个行业或相近的行业深耕的,都还有一定的成就;当年成绩远不如他考师专的当老师的,都有做了重点中学校长的,日子过得蛮不错。
+ G4 a' l/ _6 D4 R! I& K0 ?9 L1 Q3 y) w. o& D$ t! o' n" a
+ {( y9 @! U. ]) x5 V5 d2 S
当然,这并非说不要择业。择业要看兴趣、爱好和家庭条件来,不要带有什么偏见。像什么文科理科,艰苦专业和热门专业,其实综合来说,区别都不大。女孩子、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稍稍避开艰苦专业,可以去追求梦想;家庭条件不好的,其实可以从事一些辛苦一点的,但是初期好就业的专业(后期无论是文科、理科,什么专业区别都不大);家庭条件尚可的,看自己的兴趣爱好,只是一旦选择好后,就不要轻易跳槽,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可能成功,三心二意追热门,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沉没成本,样样懂样样不精通,最后一事无成。
2 _5 Z0 w6 Y" Q5 U
* P8 n. _" o5 H  A' E7 M* B& ]

. |! Z! x, L+ R* h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,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专业,父母不要包办。一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判断,父母又不是神仙,没法预测未来的事情,包办如果以后不如意子女会怪父母,而且会不开心——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好,干一行恨一行是常态,自己选择的才无怨无悔;二是年轻,心不定,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,可以试错,年轻人可以跳槽,可以选择。不过在三十岁多岁必须得确定自己的道路,老话说,人过四十不学艺。因为年纪大了,学新的行业没几年要退休了,干不出啥成绩。除非是有主业,干点副业倒无所谓。当年有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考研屡屡没考上,378了还要考,最后因为扩招考上了,但是过几年毕业了,没有单位和学校愿意接受——人家也愿意用年轻人,年纪太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用人单位不划算,最后找的单位还不如未考研之前的单位。# ]2 Z+ I) @" e+ j: u# J
2 L4 D$ n8 V* |0 Q; ^

) P* }1 f9 j5 \5 K# k1 E& x/ }: ]父母不要把学校还有专业看得太重,大学不过是一个文凭,大学学的东西90%在工作中用不上,大学最大的作用是开阔视野、培养性格,职业训练在其次。! P& X! K/ C0 `9 Y

3 p) m; C# u/ Q: `

6 p" r  ~. b2 \* n2 |  F对于小孩子不要期望过高,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,我们自己也是一样。能够有份工作、有碗饭吃,家庭幸福,就可以了,降低期望值,这个并不难达到,儿女有出息是意外之喜,没有出息平平常常也挺好的。
+ ?, h) _) l8 l6 q) R8 i$ X" X- g7 h; p  P& d  h5 U
- I3 d# E  r+ j. U7 k" n8 q

5 ?) t! `1 z, s$ E0 F# k
之三:志愿与职业规划

" I/ W# f7 `& U4 d# C
1
* q$ v5 j7 @3 b8 N# L0 Q5 _* ?/ c
9 w, c2 N* n* V6 p/ h/ v  [
6 i% K% p2 T0 P. Z8 K
以下进入正题,写篇新文谈谈高考志愿填报吧。这事情说重要也不重要,因人而异。对于上层社会、中产阶级和家境贫寒的人而言,选择不一样。上层社会去读大学,更多是结交人脉,理解社会,人家读一个哲学,不妨碍人家回来接班,中产阶级考虑的就要多一些,既考虑就业,也要考虑职业的后续发展前景;寒门子弟,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,以后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要靠后,就像一个要饿死的人,首先考虑的是有馒头吃,填饱肚子,再谈其他。
7 Z& h2 k2 D1 P7 f0 U' z0 v; l4 H

6 v7 `) a5 f. h& _说起来很抽象,还是举个例子吧,也是楼主亲身经历。在楼主的年代,初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:一是考中专,二是上高中。那时候考上中专就能吃国家粮,包分配,所以在农村很多农家子弟都是趋之若鹜。成绩最拔尖的都去考中专,成绩较好的才去上重点高中。( V8 t: @' \$ D+ M; z4 F$ W

& Z* R" p+ o9 `& S4 N2 g楼主当年一位初中同学,年年考试都是片区第一、县里名列前茅,妥妥的学霸,但他家庭条件很差,最终考了师范类中专,毕业后分配到乡下小学当老师。毕业1020年后相聚,当年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考上大学,进了大中城市,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。同学聚会上他也直言后悔,如果再坚持下读三年高中,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。但当时他家的条件,年年拖欠学费,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粮票都拿不出来,靠老师救济才不至于中午饿肚子,不去考中专拿补贴而去读高中,很少人敢去冒险。
2 D5 T/ L) u1 ^2 ]3 V* x2 X9 T9 m/ f( b+ w" F

1 C0 j! f; E4 V% o就像一些演员,最开始不出名没戏可接,只能下海接三级片,但像舒淇一样能够出名之后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的总是少数。这就是人生的两难选择吧。
0 `5 Z/ \" ?% o2 c
8 k1 y  T/ g% O8 Y, s

: ~: p9 i% X1 g2 |+ _7 g& T0 E就像楼主一再强调的,专业其实并不重要,一是任何专业都有优点和缺点,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,例如好就业的专业必然有其缺陷,要不就是特别难读容易挂科,要不就是地矿油之类艰苦专业,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聚少离多,要不就是职业前景受限,例如护理类,职业天花板就是护士长,院长之类大多是医生出身。
3 G4 S7 R! k: v3 ]
9 m" r% V4 g' j3 N3 g7 `" }; E

) a( b& l/ Q, t, y而在大城市、职业光鲜必然就业困难,因为从业者众多,竞争激烈,内卷严重。至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,任何专业都有春天也有人满为患之时,你现在觉得是热门,说不定过几年就变冷门了。$ S0 s0 i7 l, Q

- [+ I) H4 J1 i$ @$ e* H5 o

* X5 J6 ~& p6 e  O: D5 n之前金融财会很热门,现在金融成了民工,不是少数几所金字塔顶端学府毕业,基本上就只有站柜台的命,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“行长”(之前的储蓄所长)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;由于国家大兴土木,有一段时间建筑土木相当热门,但这两年大量土木人提桶跑路,导致名校土木招生一落千丈,无人问津;计算机也大火过一段,但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,也开始降温;冷门专业变热门的也有,如马哲,近年来由于讲ZZ,之前无人问津的马哲、马克思学院火起来,清华马哲的学子直接进云南省委组织部,还有部委党务部门也选了不少名校马哲毕业生,是我们那年代名校毕业生才有的待遇。* r( ?1 `; ~+ k/ N: e
6 F- p& F$ [, ~

' M# o' i6 O. O进这些部门意味着什么,体制内的都懂……
( ]" s% G1 }, c- K" {4 ~% O# i7 t- g

, S% V$ m- G; f: C7 t  M还有些专业,经过了冷热几轮轮回。如地矿、国土、生态环境类相关专业,由之前的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,近几年由于内卷和经济形势的变迁又开始艰难起来。专业都是变化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,用当下来预测未来是不准的。
( `0 Q! U, G# K
" d6 `1 P' t0 \/ E' V# ?

( N/ o+ w4 \0 ]! `$ V$ a
2

  x  b9 n: F: A3 B; G

' z! m; H% W0 u$ F* v2 m& X说说填志愿的几个原则吧,第一原则,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,要看孩子喜欢什么,性格和爱好是什么。就像金庸《白马啸西风》这些都是好好的,但偏偏不喜欢。楼主之前说过一个例子,国防科技大学算名校吧?考上后衣食无忧。但在湘雅二医院,碰到过国防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得抑郁症要退学的,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,不要说前途了,就连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。很多学生受不了军队的作风,军队讲究绝对的服从,哪怕是同级生,人家是学生干部你路上碰到要敬礼,周末出校园都要请假。……! z  x! z3 C& ?3 h0 V- w* y

4 J5 G1 n; O% n. N4 A; o* p( P

% V: t# t& t$ b( t! m任何事情都有代价,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,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言。
/ l0 Y) v* I, Y/ f: O  E2 g% T6 P, ^2 ^; O( f  X
) C( N+ p5 ^- Z& ]4 \! P
第二原则,分数高选学校,清华北大毕业,头部行业无所谓专业,就是学考古都是大师,分数低才考虑专业。再说985211可以走选调生,既然是从政,专业有啥关系?
( q: H3 @: Z( h5 C3 |9 H- b
. k: C1 d" r: T5 z" I% s& N3 ~# b
0 r; h2 I/ |' w, K5 O
第三原则,才是选择城市和考虑专业的舒适以及艰苦程度、男女性别等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还是要去实践,看看这个世界。一二线城市可以选择中西部地区,张雪峰说兰州大学不好,其实我觉得北上广的分数线合适,可以考兰州大学看看,毕竟也是985211,再说了解中西部才能了解真实的大国;至于中西部地区,读大学最好去沿海大城市或者帝都,这样才能开阔眼界。" X( x1 v* ]! p5 O
0 j" l/ U# X% `$ R
! K/ p, A4 z( n' z/ ~8 |# A
专业舒适性,例如有人语文不好,要他写个文比十月怀胎还难,这样就不能选择文科类,最好读理工科;有人数学老是挂科,哪怕理工科再好就业,你勉强考上,学起来总是考试亮红灯,十分难受,毕不了业,也没必要去受罪。艰困专业好就业,家境好的孩子就没必要去吃这个苦,例如一些地矿油专业、桥梁隧道施工,虽然收入高,但工作环境都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见面都难,赚钱再多,生活质量也不高啊,以后婚姻和夫妻关系、子女关系都麻烦。' h9 p8 Z1 ~9 v, j2 H
7 W; T  S  ]8 W2 d5 ]1 U% V2 R

; R; J( n; S  t: Y理工专业还有一个缺点,女生少,跟军队类似,没谈个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……
4 T4 M: n  U; f1 ~% `+ I, q* d  N' h( ]/ q  u7 m0 k
4 G, O0 y( m$ |% @$ m
其实对于女生,可以学理工科,大学里是国宝级待遇;男生,可以学文科、医学,一个班都是莺莺燕燕。不论以后专业工作如何,至少不负青春年少,老了也不留遗憾。
0 p. f" _1 O' w9 j2 J  R: y' Z" c* j6 p. }0 r$ ~, d

- X/ u1 G" j$ h) k+ l
3

% F2 H3 x- v  N9 h
" X! m" M; `1 |4 o* k4 s! S很多人说文科工作难找,理工科好找工作,其实这些区别只是在初始阶段有点区别,后继发展,无论文理,都差不多。金融界,做好的交易员和大师学什么专业出身?理工科学物理的,文科学哲学的。
7 G' B! w! n0 K0 f) A* U3 ?" w" y& ~/ ?, b9 D" j. e1 o

% b" v: ~) R0 _8 Q- e: ~4 s5 O% \$ v/ g如果想考研理科选数学,文科选语言文学大类亦可。讲起考研,楼主当初有一个同事,跟楼主工作后一起考研,那时候经济学、财会、土木工程大热,他选了一个相当冷门的哲学,马哲。我们都觉得奇怪,他说好考,容易上名校。其他专业都是上线人多要调剂,结果他的专业上国家线即录取,之后考上中山大学哲学系,毕业留在广州一家高校,现在已经是该校马克思学院院长,回过头来看,他的选择无比正确,是他的能力和水平约束下的效益最大化了。
+ v" a- D) Y) `3 v% A) V
0 b: a2 d3 O# ~( `( [0 w" S

$ L5 G! h% |+ g; t; ]5 `4 e8 i# q4 Y虽然说专业不重要,但还是要结合实际,大致上网络上讲的一些有些道理,可以作为参考,但任何人讲的都只能参考,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条件不一样,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。. y( v% f8 r3 m( u& @# X

+ m( f& E- }0 ~# h) |# E
3 P3 f! R& h( ~5 {
家境好可以凭借兴趣爱好,家境一般综合考虑就业和发展前景,家境贫寒选工科、医科,虽然难学困难,但学出来了衣食无忧。选专业也要注意陷阱,例如医科最好选择临床,带工程的其实不是临床,例如口腔医学工程是做假牙的,当然,临床的分数要高很多。% h9 I! q9 k" T0 N& x' ?; c0 d- b

& `$ ^6 j4 y# Z, J6 L0 R% N

0 A7 T, M/ J0 f+ P  Q/ y  y  s很多人说四大天坑专业,生、化、环、材料,其实除了生物工程,其他还好,化学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好,环境这些年无论是资环(矿山国土相关)还是生环(生态环境相关)就业和薪酬都还可以,生环虽然招生人数多,但现在国家对环保重视,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,编制一个环评报告,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。
- \" f+ |/ H# h+ T9 m$ S; X) s$ r& i: v: [. i8 A% h  y
6 O  |, |1 v3 n
生物工程之所以是坑,是因为美国在新世纪把生物工程当作下一个科技浪潮的突破口,希望像计算机革命一般带动产业发展,因而投入大量资源,各院校开设了大量生物工程专业……! W  P- {: x$ ]( e! `5 x
0 l1 d3 R+ D  s0 {* M

& s. K8 i! i: h7 A5 _" p  U9 k大国也跟风美国在生物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,结果突破未至,造成生物工程成为天坑。像一些生物工程的名人经常在网络上出风头,其实院士你看几个是网红的?人家科研都忙不赢。这些名人一看文章发表很多,其实是生物工程专业自娱自乐,实际意义几近于无。" V; v/ w9 x0 x6 c
8 @% e+ ^0 X$ ^* p( K# ~
9 a$ A) T3 o( i6 ~
材料其实还不错,军工和民用工业高精尖设备都不离开材料科学。但要是名校毕业,清华、中南的材料不错,一般是进研究所和军工类企业,能进去的话待遇可以。普通学校学这个就没多大意义了。/ x/ T: b% b" U& h8 v9 u0 g3 L% l

3 Y  o9 ]1 F% `' M0 ~

7 }& M$ N8 `3 N' I$ ^网红张雪峰说的可以作为参考,例如没关系不要考电力,很难进电力、烟草等垄断性行业;新闻学普通人不建议……
3 C! V0 x8 a; B; E
# c( e7 [  g) n

8 {6 H, U* j- u  W新闻之前还是不错的,但这些年纸媒被电视干掉了,电视被网络自媒体干掉了,各地电视台很多工资都开不出,县级电视台在裁撤之中,新闻传媒有多大意义呢?难道毕业做自媒体?自媒体也不需要上大学学习,大学学的是官媒那一套,对进体制内有一定帮助,但要进体制内,中文文秘写作类岂不是更好?2 a: P; k/ @" f# Y0 w9 c( k
( t* w$ c% d4 x/ G  k' V
4
; Z" b. k3 a9 z! e% G0 ]6 n

  k  O7 E/ i% g3 T. `* {是否成才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吧,专业和文凭都是敲门砖,行业潮涨潮落,没有什么永恒的热门专业,也不会有专业一直冷下去。
% S6 `# M, k7 w4 a4 T+ Z! f% d3 H2 ]
* I4 j5 @/ W/ t
普通人的孩子,不要选择小众专业,选择一些大众的,财会之类,选择面宽,尽管竞争激烈,但招的人多。教师,这是万金油,法律之类,律师法官等从业也多。目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的局面下,不可能有什么可以捡漏的蓝海,都是红海。
* y9 _" ^* Z+ I) u1 G+ n
8 Y; @. n& F( p* ?6 d7 E, ^- O
, _- I7 B* \' `! Q& G/ i% X/ E4 U
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; p9 Q; v# F2 b

. E( n( b9 ]9 f! t, `4 \! A- f2 X: E

2 Z4 B, b; e9 ]/ ~) j道路无非红黄黑,也就是官学商三条路。做官的话,还得是选调生,大学生要争取入党,985211优势大一些。考公的话,尽量不要乡镇,进去就难出来,考城市里面的事业单位都好些;当然,你有关系,去乡镇,之后再遴选省市机关,那无所谓。9 v7 x: I" Z2 f
9 A4 T5 e" F$ M0 U
3 V6 L2 C' u: E% g$ @- L
选调生有组织部门作为娘家,到基层工作几年都能回机关,哪怕不能提拔,以后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还不错。- P- A3 q1 g' {7 ^

0 V2 ^+ J! g) \
" h! _3 ^3 t( f1 Y& Q$ K& _) ~  `. i
学的话,目前至少得博士毕业,现在还要名校海归,不是学霸不要考虑这条路。5 V/ d3 L% x4 t' l8 o

1 L4 W7 L& S) E0 ~

( u" i( ~: Y5 n: F. }至于商业,得八面玲珑,情商高。……* Q) Y% |" @* d3 v
1 i# ]8 F# l# j$ S: L

# d2 V( {. j+ _, ?) I5 T/ H很多人对找关系走门路愤愤不平,觉得自己怀才不遇。其实既会做事,又会来事,岂不是更好?
/ S8 A0 `9 i; J, P% g- R& s+ y( ~. f: M) R3 b* T" _! B
在体制内,见过很多名校生混得不如二本甚至专科生,名校文凭不过是敲门砖,进入门槛后,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。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,一是会写,文章公文写得好;二是会说,能言善道,发言得体;三是善于观言察色,情商高。
; ?3 s1 D  y4 @# I! g

8 {: i0 w( E5 s/ V4 U) m/ N体制内很多高官是师范毕业,厅部级干部师大毕业,县处级师范专科毕业的很多,究其原因,师范类要求学生能说能写,还写得一手好字,教师出身,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,这些都是官场的必修课。6 Y! A2 |( H% ?2 K& F9 P" T
7 `& G1 }" V' w: _1 |9 X0 j9 L  }4 \

7 N1 c3 ^$ c* t4 T8 K. y! d而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,畏畏缩缩,话都讲不出来,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,一切为了考试分数,所谓衡水模式、黄冈模式其实都是失败的模式,培养出来的学生吃饭都在刷题,这有什么实际意义?不过是高分低能,工作中有用的技能一个没培训,而且还把人搞废了。……9 `; ]% I  g# l: p

, `, N0 W8 Q5 Z' q; G' U
8 B# G& o7 s# k  d& x1 i6 K. b
在这方面,高中教师的利益跟学生家长并不是一致的,高中老师只管升学率,其他的跟老师利益不相关。……
. p& i# D0 D% v" I; ?0 O/ g  T8 r! e: H$ Z4 m* ?/ O) L
; y/ G) h  x* p* o
在楼主看来,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大可不必,很多学生到社会上崩溃了,是因为当初校园里无比重视的考试分数,其实在社会上一文不值。白天黑夜身体搞垮了多考个几十分进名校,在进入单位后跟二本出来的学生没有区别。' D, M6 R# l" J$ m- p& E$ u* P2 _

, ]3 r/ E7 j1 l* K6 O/ U

" r7 V. j! c4 U+ v( `, e. z* Z读书考学,读个二本以上足够了;如果二本可能都考不上,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不读高中,分流学一门技术;家境好的,可以考虑出国,或者专升本之类,以后考公考编进体制内,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,如果家里有资源的话,开店在网络上谋生也未尝不可,条条道路通罗马,只有去闯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提高自身,总会有路的。. h$ o+ p4 w1 k& p; k* B

/ H( b$ d: H9 a9 _( B: I

/ z/ r0 L1 n/ S' `关键还是对孩子性格和人品的培养。教育孩子人灵活,性格好,中正平和有包容心;有眼色,在单位不至于领导夹菜他转盘;能够融入圈子,逐步上进,百折不挠,乐观善良,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击垮,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这些比什么高考多考几十分,进入985211更重要。高考只是一时,这些性格的养成是一辈子的。
& Q  p4 |- z. L4 G4 f9 U
/ B+ u7 L7 y( Q4 f. v

微信扫一扫,分享更方便

帖子地址: 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浏览记录|手机版首页|手机版试卷|使用帮助|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https://5edu.win)

GMT+8, 2025-10-2 19:00 , Processed in 0.071431 second(s), 33 queries , Redis On.

搜索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