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5edu.win)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手机扫一扫,访问本页面

开启左侧

志愿填报及人生择业指南

[复制链接]
admin 发表于 2023-7-22 12:03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言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,又有学生家长和学子关注志愿如何填报,其实楼主之前就这个问题写过一些文章,在这里先回顾下之前的文章吧5 e% Z# V( h1 \* b: A

$ @& F0 v+ I# m, N; ?- h
$ C1 b- I4 P) w/ A
6 }2 @4 M/ R' @: ]+ }1 T
之一:性格与命运
" o5 M- M- w' ]  a- E
1

/ \+ w0 Y  ?: U1 J/ |1 @# J5 _, n0 `
. k* O2 X: R  ^9 |! i

1 k/ h$ [9 c: M8 v% Y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?过去有个说法,叫做: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,十一择业与择偶,十二趋吉与避凶。! Q( G( I; A9 t2 x8 {9 d  A
+ v7 u$ f6 q/ {  S' ]% O2 X# P

0 b/ w$ y/ r8 e: B& F! f一命,指的是投胎,与生俱来的一切。封建王朝,皇帝的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,儿子就是王爷;大臣的儿子生下来能等封荫,不必经过科举独木桥就能入朝为官,这些是天生的差距,所以命排在第一位。现代社会虽然说人与人平等,但是家庭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,像李嘉诚的儿女,含着金钥匙出生,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够比拟的。条条道路通罗马,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。$ Z6 z6 E6 {& U8 f

& N" @2 [+ ?! J, {. s& S  m

6 _$ P2 |" Z; b% y# @0 s二运,这个就像YY小说中的气运之子,哪怕出身平平,可是一路顺遂,买个彩票都能中五百万之类的,实力重要,运气也很重要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“应运而生”,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一定的,但是时运是否到来则不一定,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如果没有秦末年的风云变幻,刘邦也只是一个乡下小混混;承平年代的枭雄,就像某读书人所说的,拉得开五石强弓,不如识得一丁字。天下太平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* |0 e/ c( d1 g& Y/ `3 B+ S0 U* Z( C; U! `" K
2 R$ e' a4 j* J# F5 C/ I
三风水、四积累阴德,这些都是虚无缥缈之说,讲究的是因果报应。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恶之家,必有余殃。但是因果也不像机械的、直接对应的。否则也不会有“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”之说了。后面的敬神之说亦是如此。风水、阴德、因果、鬼神之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敬鬼神而远之。
* _  f: k3 |9 g6 g+ p
( g4 q4 Y; i! i' |% K* k/ [0 X
" R  F. b1 F. n
五读书,在科举制度下,只有读书才能做高官,踏入权力中枢。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,这种现象也只有科举制度下能够实现。不过在现代,读书有用,但是并不能像古代一般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,重要性下降。
& K+ l/ ^5 e' w0 l3 P
8 ~' t7 L3 u! b; |# G

8 x# d; \2 {9 r2 }% ~六名,名字也很重要,光绪有一科殿试第一名,本来要点为状元的,可是因为其人名为“王国均”,谐音“亡国君”,慈禧不喜,另点别人为状元。而且中进士后被打发得远远地,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一县教谕的小官,可以说是为名字所累。
5 U  B% f; G' d
) w2 e8 a3 M8 P) ]" X8 ?+ I2 F
5 M# ?7 y% b8 ], e/ L# H+ v9 g7 Q
七相,这个好理解,相貌堂堂,自然引人注目,更容易成功。看看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就知道了。不明白这个道理的,推荐去听一首歌:《还不是你长得不好看》。
+ w6 o$ ]3 s. S4 A; R3 V( Y' p& Q

; `3 ^% k- g) Y& b# A. n八敬神。鬼神之说,过于虚无缥缈,信之则有。大国从周伐商,讲的就是“德治天下”,敬鬼神而远之,不迷信,但对未知要心存敬畏。举头三尺有神明,谨言慎行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" x) V% d/ p7 P( A) X% Q. }

% r3 M* A, W# j7 U# G, g" A
, g- v4 J6 J3 {9 x& x1 a# d& }1 k
九交贵人,贵人对人成功很重要,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贵人愿意帮助你,是因为你自身的付出,有利用的价值。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像《无间道》中一样被人利用作棋子,而是根本没人愿意利用你。
) T. V0 C! j5 N& e, H! f  ~& i( _4 Y6 j
2 j4 S) Y* F* k" ^) C. M

0 L" G; \4 F( o1 l! P十养生。人生是一场长跑,其他方面都差不多,最后比拼的就是身体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没有身体一切都成空。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,日本战国时代三雄,织田信长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论能力,德川家康是最平庸的一位,没有织田信长的雄霸天下,也没有丰臣秀吉的智谋百出,但是最后一统战国建立德川幕府的却是德川家康,无他,德川人称“乌龟”,活得最长,活了74岁(当时的日本人通常寿命不过50岁),熬死了同时代的战神枭雄们,笑到了最后。
; b& r, @7 D) z0 B0 o% r2 D4 P2 D4 _: Q- P% ?

& t. q9 u' k2 q6 S# J" y择业其实并不太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。纵观出人头地者,各行各业均有。但是如果加入一个风口行业,比起一些夕阳行业,还是容易成功些。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女人,贤内助;每一位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?一个好的配偶能够提供人脉和支持,但是很多夫妻只能共富贵,不能共患难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所以夫妻对于成功的作用有,但也不是关键因素,成功人士家庭和睦的有,离婚的也有不少。官场得意,情场失意也不少。十二趋吉避凶,识时务者为俊杰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明显看见形势不对,非要把脑袋往墙上撞,这不是勇敢是愚蠢或者是别有用心,博取名声。总之,不是傻就是坏。! w3 ~( ~$ Y; Z6 j% W' G0 g

0 ^. Y3 c# G& w+ ?8 H
4 S& `) h8 o3 l
2
" Y( v9 `4 G2 @+ n7 K1 K1 }

9 l7 E. S" k8 @  |6 e/ w! K

7 P6 l  Y5 W: L# E+ L0 ^6 N! C. l) T

- O7 L' s7 Y" E- c; A0 A以上更多是从外部的因素而言,像命运这些是很难改变的,风水与积阴德过于虚无缥缈;非科举时代,读书有用,但也不是像过去一样,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,名与敬神这些不过是信心,相貌也是父母给的,交接贵人也要有利用价值人家才会用你,身体健康很重要,找个好老婆,少奋斗三十年,但是也要人家看得上你啊。
* ~! I* R  _1 |- q( l: J; z
" n5 v- H) O7 D3 K6 x2 a) _
' J$ n  N/ N, l/ ?. I& d1 ]
对于一个人自己能够掌控的,无非是眼界、努力加上正确的方向。3 Z- @& y9 h" O7 n4 E$ M
! T% z' W5 Y, v4 H) G& c" ~5 b

' ?# _5 e! z( `% ?& K1 Y' `+ W# g' O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靠经验和积累,多思考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这个没啥捷径可走,就像《卖油翁》所说,无他,唯手熟耳。只能多思考,兼听则明。如果能够将种种对立的观点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道,那么眼界就到了,智者不惑,说的就是这种境界。  ]1 }  e5 ]" ^1 W! s8 @' U7 r/ \
  C3 v4 m5 o7 }. `3 K7 I' N: J- ?
9 H7 R) ]5 B' R2 n
天道酬勤,小富靠勤,大富靠命运。一个人勤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,努力,持之以恒,总会有小成的一天。当然,方向不能错误,否则南辕北辙就越努力离成功越远了。. o7 [# T% p/ u( @$ F2 m$ s# i7 U' ~
8 m5 v" }/ M! s. I0 M8 K. f

7 h. m3 o* M* S) u* f# A如何判断正确的方向,这就要靠眼界和见识了。9 s+ H( Q" ]+ w+ k2 W

# C" t$ q- V1 f/ e( E7 {
- p: D/ F& r- e3 F" s
这些是自我能够决定,掌控的。成小龙在人,成大龙在天。也就是说,要成大事,光靠自我奋斗是不够的,还得看命运和运气。
% y9 f9 [9 {7 P2 W
/ ]- b- j4 j0 y
7 p/ }  R4 \  j- M) o( c2 Y- o
那么,人能否决定命运、气运呢?是不是像古人说的,风水、阴德与敬神有效呢?这些是向外求,可能有效,也可能没效果。如果内求,那么就像西谚说的:性格决定命运,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一些命运、运气之事情。( K5 n7 F$ E6 ]$ m3 J* |3 Z) V

2 z4 K% \1 Q  }( K% R% f
0 |( X  g& f" r+ e
你有什么样的性格,往往就会经历什么的人生。例如,一个鲁莽的人,往往会因为轻易作决策而导致后悔莫及,一失足成千古恨;而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因为磨蹭而错失机遇;一个喜欢怨天尤人、心态悲观之人往往在单位不得重用,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很丧的员工;而满是正能量的则有可能面对危机时准备不足、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而吃亏……
2 k, F7 l3 r: o8 H* T
% p7 j+ l9 j8 p- u  u

. |# Z/ x, w3 [+ _/ A% F. A* y人到中年,回首这些人吃过的亏、受过的罪,大多数都是有因的,并非无妄之灾,而选择这些因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,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无稽之谈。'8 b& v+ n2 k& Y$ H0 U
" J2 Z" \! i" z
0 @' Y. e- O4 U
个人的性格源自父母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环境,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。性格一旦形成,就会有强大的思维惯性,很难改变。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所以在爱恋中的朋友最需要关注的,是另一半的性格问题,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,性格不好,例如鲁莽、暴躁、没有最基本的修养,有动手和家暴倾向,离开止损为上,不要相信他会为你而改变。
9 U; H) m2 Q! |4 ^+ K# S( N1 r! p- U/ T7 K6 c" Y' X! S

- k2 M- U- P# T' X5 }! Y5 l对于一个成年人,如果反思到自己性格有问题,每天三省,潜移默化,花上数年时间,也还是有可能改变一些性格上的问题的——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,难度之大不亚于戒烟。
, z  N* Y. X/ U, \5 P
- u) W  V, s" I

3 H1 j! [# L- l4 K4 _: q5 r" C4 ^; R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呢?其实十全十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,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般。官场上,清官多庸才,贪官多能吏。一个无欲无求的人,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。一个成功人士,往往优点很突出,但是缺点也很鲜明。其实性格优点的另一面往往是缺点,相辅相成的,就像月之阴暗面一样。, Q5 P* U& g$ E: w6 s
7 T  D$ k7 y* e9 O

) t2 [  a* |" \" ~一个勇敢的人,过了头就是鲁莽;一个谨慎的人,过了头就是优柔寡断。所以,一个人的性格有缺点并不可怕,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,往往意味着没有优点和特长。个人的自我修养是把握住度,自我控制。/ ?* _+ y) F4 ~7 y! \' u2 I
7 r) j$ L4 w1 n" f
7 V" O2 h5 ?8 h# L! |- d1 p
明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,能够扬长避短,用理智控制自身的情感,不至于失控。所以古人说,自知者明,自胜者强。" C' x9 {" r4 N0 [1 F+ B( x& ~7 p
  Y1 ?: k3 l0 {* p3 h4 ~

, Q3 ^, o( ^" i, x6 ]
之二:择业

; w( u  ^5 \1 l# F* O2 Y. l0 a9 x% V
% x3 ?9 L+ M7 p$ ?0 a4 A: }
很多人问择业的问题,小孩选择什么专业,成年人要不要转行、跳槽。其实对于成功而言,行业并没有多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并非安慰人的话,而是事实如此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:官员、商人、学者,每个行业的都有,各种出身的也有,马云做互联网成功,曹德旺做传统产业玻璃也一样成功;重要的不是行业,而是个人。条条蛇都咬人,你在这个行业干不好,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习惯和性格上的缺陷,换一个行业也难以成功。
; j8 _3 ~3 F8 B( ^# w! Z5 i( _& K
2 |3 L2 N4 n/ P3 B' c

6 N1 B) t: T& Z1 x4 [" T  @& F那么,为何有热门行业和冷门行业之分呢?确实,有的行业像互联网高薪,而有的夕阳产业收入低,看上去一片萧条。问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稀缺的才是最有价值的,热门产业去的人多,过几年供过于求,变成红海;而冷门专业大量人离开,慢慢又会好转起来,所以从长期来看,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,其实也都差不多。看到风口、看到猪在飞,往往已经过热,就像炒股票追高,多半是站岗的下场,冷门专业也是如此,看上去门可罗雀,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开端。$ h0 C/ R# v" h) p9 i" C1 D, W

7 E8 \2 a, f# ^& p/ }5 a
- n- c( `& L2 \* N5 a. A0 d
举个例子吧:俺有个同学,天资聪颖。聪明人嘛,喜欢追逐热点。当初在高中也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角色,当年填志愿是先填后出成绩,他第一志愿填清华(勇气可嘉),结果差几分后面的高校又不收非第一志愿的,兜底去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,学采矿专业。这个是服从分配调剂来的,艰苦专业,没人看好。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铅锌矿待了几年(那矿效益不错,就是地方偏僻了点),觉得矿业没前途,当时金融最热门,考研,金融跳槽到银行部门;干了一段时间,觉得银行的生活枯燥无味,下海创业,开创投公司,追互联网风口;结果2008左右矿业大热,他当年的同学入股、投资矿的一个个都发了,又回去搞矿业,被一个老板聘请做矿长,不料矿业盛极复衰,价格一路下跌腰斩,老板亏了数亿跑路;而互联网此时又火起来,他又回过头扎进互联网行业,结果最近又遇到寒冬,企业大裁员、不景气……所以兜兜转转,一事无成。
# S4 l0 y! `8 z+ E( R$ \  r' y1 Y. H- q' l7 }
8 Y1 Y9 p& r( V, f' r; `8 S; Y
反观其他的同学,在一个领域内努力扎根的,现在都到了收获的时候。走官场的,从乡镇干起的,不少人都成为实权部门的负责人;做生意的,开工厂的、开矿的、做房地产的、哪怕是开饭店的,长期在一个行业或相近的行业深耕的,都还有一定的成就;当年成绩远不如他考师专的当老师的,都有做了重点中学校长的,日子过得蛮不错。7 x+ q0 }; @5 c. a

% R! X2 Z% E3 W- o

% d3 ]9 c1 b: O1 ~) o+ j当然,这并非说不要择业。择业要看兴趣、爱好和家庭条件来,不要带有什么偏见。像什么文科理科,艰苦专业和热门专业,其实综合来说,区别都不大。女孩子、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稍稍避开艰苦专业,可以去追求梦想;家庭条件不好的,其实可以从事一些辛苦一点的,但是初期好就业的专业(后期无论是文科、理科,什么专业区别都不大);家庭条件尚可的,看自己的兴趣爱好,只是一旦选择好后,就不要轻易跳槽,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可能成功,三心二意追热门,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沉没成本,样样懂样样不精通,最后一事无成。) S: F- I* C7 t/ k) {$ K9 ]
* C: L: {# @! l0 [, K- q# n

: X2 o$ ?, Z, A. \3 H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,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专业,父母不要包办。一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判断,父母又不是神仙,没法预测未来的事情,包办如果以后不如意子女会怪父母,而且会不开心——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好,干一行恨一行是常态,自己选择的才无怨无悔;二是年轻,心不定,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,可以试错,年轻人可以跳槽,可以选择。不过在三十岁多岁必须得确定自己的道路,老话说,人过四十不学艺。因为年纪大了,学新的行业没几年要退休了,干不出啥成绩。除非是有主业,干点副业倒无所谓。当年有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考研屡屡没考上,378了还要考,最后因为扩招考上了,但是过几年毕业了,没有单位和学校愿意接受——人家也愿意用年轻人,年纪太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用人单位不划算,最后找的单位还不如未考研之前的单位。
  j: W3 c: J0 _1 e. q5 G, I2 B  {2 f3 R

  e) c" u' I$ U5 t$ W" @8 F父母不要把学校还有专业看得太重,大学不过是一个文凭,大学学的东西90%在工作中用不上,大学最大的作用是开阔视野、培养性格,职业训练在其次。
) f0 H- ^# ^9 b4 d: K* o( z; D: A* G- I

- ^& j. Q# g; Q; D对于小孩子不要期望过高,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,我们自己也是一样。能够有份工作、有碗饭吃,家庭幸福,就可以了,降低期望值,这个并不难达到,儿女有出息是意外之喜,没有出息平平常常也挺好的。8 m6 m. `7 T. v

2 y9 p. w3 f# c( |, ?" S$ U6 X& O0 j0 P9 a7 D

: E. e  g6 `( U$ n& q) a
之三:志愿与职业规划
0 z* w' c/ b2 E% I7 v3 G. _
1

& }9 Q0 z) t. A9 n3 L
7 S& [: C8 I$ l, f4 ?  K9 w7 r

" V, H& L* D8 w$ J7 p+ X2 [8 C以下进入正题,写篇新文谈谈高考志愿填报吧。这事情说重要也不重要,因人而异。对于上层社会、中产阶级和家境贫寒的人而言,选择不一样。上层社会去读大学,更多是结交人脉,理解社会,人家读一个哲学,不妨碍人家回来接班,中产阶级考虑的就要多一些,既考虑就业,也要考虑职业的后续发展前景;寒门子弟,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,以后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要靠后,就像一个要饿死的人,首先考虑的是有馒头吃,填饱肚子,再谈其他。
3 W  z; Z/ A' w/ ?. o" p/ g$ a3 ^5 Q
; r$ r, X; `5 X+ A2 O( P( P

5 z) M0 X4 B+ b3 X  ~: Y说起来很抽象,还是举个例子吧,也是楼主亲身经历。在楼主的年代,初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:一是考中专,二是上高中。那时候考上中专就能吃国家粮,包分配,所以在农村很多农家子弟都是趋之若鹜。成绩最拔尖的都去考中专,成绩较好的才去上重点高中。0 v( {% H7 \% P4 [% D  W

* o1 B0 C9 E8 r/ z# r4 s楼主当年一位初中同学,年年考试都是片区第一、县里名列前茅,妥妥的学霸,但他家庭条件很差,最终考了师范类中专,毕业后分配到乡下小学当老师。毕业1020年后相聚,当年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考上大学,进了大中城市,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。同学聚会上他也直言后悔,如果再坚持下读三年高中,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。但当时他家的条件,年年拖欠学费,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粮票都拿不出来,靠老师救济才不至于中午饿肚子,不去考中专拿补贴而去读高中,很少人敢去冒险。0 w$ [) w% N+ @( P7 a9 A

1 {4 A% g. l9 P' c. U, w
" Z2 u: j% L5 U. `
就像一些演员,最开始不出名没戏可接,只能下海接三级片,但像舒淇一样能够出名之后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的总是少数。这就是人生的两难选择吧。3 T5 L( }8 E8 w2 o3 |+ @

+ y/ |& I- u9 [

6 n6 z/ H+ s% \: Y) U' m- U就像楼主一再强调的,专业其实并不重要,一是任何专业都有优点和缺点,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,例如好就业的专业必然有其缺陷,要不就是特别难读容易挂科,要不就是地矿油之类艰苦专业,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聚少离多,要不就是职业前景受限,例如护理类,职业天花板就是护士长,院长之类大多是医生出身。
5 K( _: c) k* v. Z3 t) ^1 K0 M2 u) ^+ C7 p* w% o+ u  D
, r. H1 Y# h$ \# b) f3 w
而在大城市、职业光鲜必然就业困难,因为从业者众多,竞争激烈,内卷严重。至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,任何专业都有春天也有人满为患之时,你现在觉得是热门,说不定过几年就变冷门了。* {% Y: Z# I! q! u( x
. s3 e% N/ f( s, O

1 N# @" {( t6 Z& _' J; ?之前金融财会很热门,现在金融成了民工,不是少数几所金字塔顶端学府毕业,基本上就只有站柜台的命,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“行长”(之前的储蓄所长)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;由于国家大兴土木,有一段时间建筑土木相当热门,但这两年大量土木人提桶跑路,导致名校土木招生一落千丈,无人问津;计算机也大火过一段,但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,也开始降温;冷门专业变热门的也有,如马哲,近年来由于讲ZZ,之前无人问津的马哲、马克思学院火起来,清华马哲的学子直接进云南省委组织部,还有部委党务部门也选了不少名校马哲毕业生,是我们那年代名校毕业生才有的待遇。
; l/ Y/ F0 Q. N) K5 ]. L- G6 G3 a6 z) w
" \$ [+ A, R3 T0 l
进这些部门意味着什么,体制内的都懂……( I% M0 ^( a; M# o

0 L" ~2 A( x! V% e

2 d' @) ~* h1 j4 K6 U& T* j还有些专业,经过了冷热几轮轮回。如地矿、国土、生态环境类相关专业,由之前的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,近几年由于内卷和经济形势的变迁又开始艰难起来。专业都是变化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,用当下来预测未来是不准的。
$ ^& T" m. b- i9 i+ F) Z* z9 l6 }
  P/ K4 V/ V  H- Z

) \1 z1 R; l1 W* m" V4 y$ |: A; C# x
2

4 ~# C# A9 x! s# @5 }7 _

, W5 {4 I5 h5 E' N; }4 ?( B( F说说填志愿的几个原则吧,第一原则,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,要看孩子喜欢什么,性格和爱好是什么。就像金庸《白马啸西风》这些都是好好的,但偏偏不喜欢。楼主之前说过一个例子,国防科技大学算名校吧?考上后衣食无忧。但在湘雅二医院,碰到过国防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得抑郁症要退学的,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,不要说前途了,就连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。很多学生受不了军队的作风,军队讲究绝对的服从,哪怕是同级生,人家是学生干部你路上碰到要敬礼,周末出校园都要请假。……* S: |; ?* S* }
' S- x2 P( J2 H' J' q

- ?5 e1 V# i0 V, y+ ?$ l( t. ~任何事情都有代价,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,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言。* A6 g+ n6 r5 C0 F3 `, e2 P

/ }% [$ r5 _- M; b  i
% i% H; F4 c, \; b
第二原则,分数高选学校,清华北大毕业,头部行业无所谓专业,就是学考古都是大师,分数低才考虑专业。再说985211可以走选调生,既然是从政,专业有啥关系?3 K0 c& V/ F# P+ [2 b' L4 e8 |: S# `& I
  k9 e% g( g' w& H1 J
: c* K2 @2 [6 {- z# a7 f
第三原则,才是选择城市和考虑专业的舒适以及艰苦程度、男女性别等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还是要去实践,看看这个世界。一二线城市可以选择中西部地区,张雪峰说兰州大学不好,其实我觉得北上广的分数线合适,可以考兰州大学看看,毕竟也是985211,再说了解中西部才能了解真实的大国;至于中西部地区,读大学最好去沿海大城市或者帝都,这样才能开阔眼界。
* S8 V) Q% r$ n( z: ]5 q% l( i# i0 g- N5 F0 b
3 T9 t' s4 ]7 ^3 c
专业舒适性,例如有人语文不好,要他写个文比十月怀胎还难,这样就不能选择文科类,最好读理工科;有人数学老是挂科,哪怕理工科再好就业,你勉强考上,学起来总是考试亮红灯,十分难受,毕不了业,也没必要去受罪。艰困专业好就业,家境好的孩子就没必要去吃这个苦,例如一些地矿油专业、桥梁隧道施工,虽然收入高,但工作环境都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见面都难,赚钱再多,生活质量也不高啊,以后婚姻和夫妻关系、子女关系都麻烦。& |3 I' i5 m! h& P2 }

0 }1 I2 q8 q# V* ]) m) L2 s

8 F1 k, w: t7 Z- Z; s理工专业还有一个缺点,女生少,跟军队类似,没谈个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……
8 E: W! [8 n0 _7 A! ]! |/ y5 a7 Y4 m3 y0 ^& V" v5 h

* d& \% p2 A6 e% A  ^其实对于女生,可以学理工科,大学里是国宝级待遇;男生,可以学文科、医学,一个班都是莺莺燕燕。不论以后专业工作如何,至少不负青春年少,老了也不留遗憾。3 p, Q/ a1 q. w; E( k
9 H* i7 G. \+ x

: I' {* d) }1 n
3

, _: W) X) _! Y6 S3 Z. `: q
( l! ~% ]+ E- r3 e4 ~+ M$ F很多人说文科工作难找,理工科好找工作,其实这些区别只是在初始阶段有点区别,后继发展,无论文理,都差不多。金融界,做好的交易员和大师学什么专业出身?理工科学物理的,文科学哲学的。- ^! e8 b5 L+ _, J/ e

0 g0 l. Y& Q$ J) r, A7 i
* h" B9 \! J1 w. h, ]
如果想考研理科选数学,文科选语言文学大类亦可。讲起考研,楼主当初有一个同事,跟楼主工作后一起考研,那时候经济学、财会、土木工程大热,他选了一个相当冷门的哲学,马哲。我们都觉得奇怪,他说好考,容易上名校。其他专业都是上线人多要调剂,结果他的专业上国家线即录取,之后考上中山大学哲学系,毕业留在广州一家高校,现在已经是该校马克思学院院长,回过头来看,他的选择无比正确,是他的能力和水平约束下的效益最大化了。* d# H' _. z. J/ h5 a+ t& d: Q

) k6 T1 n' y) x5 F8 Z+ A

- }( N% e, D' ~$ Q( c虽然说专业不重要,但还是要结合实际,大致上网络上讲的一些有些道理,可以作为参考,但任何人讲的都只能参考,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条件不一样,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。  ~' ?! B1 Q" y* A& W
$ y& L9 u  u9 [4 T( ^4 ~4 j% `9 P

, @* q2 R: Q3 K+ _, e. f& Z! b家境好可以凭借兴趣爱好,家境一般综合考虑就业和发展前景,家境贫寒选工科、医科,虽然难学困难,但学出来了衣食无忧。选专业也要注意陷阱,例如医科最好选择临床,带工程的其实不是临床,例如口腔医学工程是做假牙的,当然,临床的分数要高很多。
+ B! C9 g+ g6 B& o7 W
# ^! ?& B) \2 B+ x8 h$ y

  Y4 w1 v2 Q6 Y$ E9 `8 M& w0 W+ g7 N很多人说四大天坑专业,生、化、环、材料,其实除了生物工程,其他还好,化学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好,环境这些年无论是资环(矿山国土相关)还是生环(生态环境相关)就业和薪酬都还可以,生环虽然招生人数多,但现在国家对环保重视,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,编制一个环评报告,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。 # W) C) o9 T8 k! K4 q9 S9 |4 y  @
# g& Q6 \0 r( x2 I) u/ @
  M6 v7 f  y8 q& C. Q" F& i
生物工程之所以是坑,是因为美国在新世纪把生物工程当作下一个科技浪潮的突破口,希望像计算机革命一般带动产业发展,因而投入大量资源,各院校开设了大量生物工程专业……
. I0 g  M  p+ _' j& L
9 b6 a  t- g* I% {
! H5 n  n* R' }2 k1 x/ H
大国也跟风美国在生物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,结果突破未至,造成生物工程成为天坑。像一些生物工程的名人经常在网络上出风头,其实院士你看几个是网红的?人家科研都忙不赢。这些名人一看文章发表很多,其实是生物工程专业自娱自乐,实际意义几近于无。7 Y7 L! v* y' u3 u( {( l

- }) W, T) ?1 H/ g" I. s' o
4 S7 J9 J) C0 g, }' H6 ?" P+ d  p" Q
材料其实还不错,军工和民用工业高精尖设备都不离开材料科学。但要是名校毕业,清华、中南的材料不错,一般是进研究所和军工类企业,能进去的话待遇可以。普通学校学这个就没多大意义了。! j1 ^* I1 H% q# R6 P9 j6 i4 @
  p' N% h5 r, j/ C- u& B% j

4 l/ Z- F/ f" m# ^: c网红张雪峰说的可以作为参考,例如没关系不要考电力,很难进电力、烟草等垄断性行业;新闻学普通人不建议……4 h1 a% p  ?+ M5 `& u: c
3 O$ W1 d; B7 D$ U# }: I' L' n1 ?  F

8 V6 T$ _9 _( P  i- p# Q新闻之前还是不错的,但这些年纸媒被电视干掉了,电视被网络自媒体干掉了,各地电视台很多工资都开不出,县级电视台在裁撤之中,新闻传媒有多大意义呢?难道毕业做自媒体?自媒体也不需要上大学学习,大学学的是官媒那一套,对进体制内有一定帮助,但要进体制内,中文文秘写作类岂不是更好?
. w/ T; x3 ]- d. n8 M2 w  X  D8 `# y( ]
" ~( \% q/ f0 O+ o5 A
4

4 c" |4 |( d' o' }  T  A$ s4 Y

1 C" a- I& o7 b; g是否成才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吧,专业和文凭都是敲门砖,行业潮涨潮落,没有什么永恒的热门专业,也不会有专业一直冷下去。
' O) J& A: H: j, B+ [; o5 W7 t% a: J6 k, h  w1 H

% k) L3 s1 s. h普通人的孩子,不要选择小众专业,选择一些大众的,财会之类,选择面宽,尽管竞争激烈,但招的人多。教师,这是万金油,法律之类,律师法官等从业也多。目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的局面下,不可能有什么可以捡漏的蓝海,都是红海。- L, M& U, Q" M9 F
- I" U( Y) h0 P4 l
7 q; I9 i+ H; V: [6 y; _
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) B2 i2 t( E0 Y) s( m# @
5 e; n, G. N) Y4 m* ]" I" w
# r( ]$ I& u; V( [& R! R! Q  o* v
道路无非红黄黑,也就是官学商三条路。做官的话,还得是选调生,大学生要争取入党,985211优势大一些。考公的话,尽量不要乡镇,进去就难出来,考城市里面的事业单位都好些;当然,你有关系,去乡镇,之后再遴选省市机关,那无所谓。+ G( h" G6 n# j
# O2 Y8 F. O) e; C  B

, k% e; [+ h3 H; f8 s选调生有组织部门作为娘家,到基层工作几年都能回机关,哪怕不能提拔,以后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还不错。" r3 _  _7 H3 A  S
; B( F4 S4 D8 L1 H7 e+ e3 Y

0 P8 r3 y8 \- O+ y4 u; K. J学的话,目前至少得博士毕业,现在还要名校海归,不是学霸不要考虑这条路。
4 x$ p( t; k1 Y) i! y( m* @
2 d. c  @- o0 a) O: ~

! E7 U( C! A& z8 k% b# o. c至于商业,得八面玲珑,情商高。……1 w8 s) Q  q$ \! y1 Y' |( I
& p# c  Y& Y1 J% c

  S; B9 }& T3 d9 Q" g很多人对找关系走门路愤愤不平,觉得自己怀才不遇。其实既会做事,又会来事,岂不是更好?; w9 B0 m4 u+ s: Q% E* ~' p

0 b3 |! |+ O" S在体制内,见过很多名校生混得不如二本甚至专科生,名校文凭不过是敲门砖,进入门槛后,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。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,一是会写,文章公文写得好;二是会说,能言善道,发言得体;三是善于观言察色,情商高。
+ e2 x/ k, `/ G- }9 t+ p
, t0 _1 X7 R2 u# K
体制内很多高官是师范毕业,厅部级干部师大毕业,县处级师范专科毕业的很多,究其原因,师范类要求学生能说能写,还写得一手好字,教师出身,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,这些都是官场的必修课。. s3 n$ r: y. Y& o3 \- N; C
5 a3 ~) R. e6 E/ p7 ]
# D, {1 L4 B6 h7 s& N6 l  O
而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,畏畏缩缩,话都讲不出来,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,一切为了考试分数,所谓衡水模式、黄冈模式其实都是失败的模式,培养出来的学生吃饭都在刷题,这有什么实际意义?不过是高分低能,工作中有用的技能一个没培训,而且还把人搞废了。……8 I! Z  M  v& c$ {4 b- m

/ D. V) ?4 A. s

' q4 `) @2 V9 D在这方面,高中教师的利益跟学生家长并不是一致的,高中老师只管升学率,其他的跟老师利益不相关。……
5 E5 n6 v# E5 q4 V5 d+ a! U; b2 p
1 ^+ ~; Q# f. \# c0 g" g
在楼主看来,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大可不必,很多学生到社会上崩溃了,是因为当初校园里无比重视的考试分数,其实在社会上一文不值。白天黑夜身体搞垮了多考个几十分进名校,在进入单位后跟二本出来的学生没有区别。
: w' F) f, p9 R8 d# Q% i4 D  v$ A* Z0 B% T6 x' E: f+ g

% r; }! i# w5 D: n  }  ~1 }/ I读书考学,读个二本以上足够了;如果二本可能都考不上,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不读高中,分流学一门技术;家境好的,可以考虑出国,或者专升本之类,以后考公考编进体制内,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,如果家里有资源的话,开店在网络上谋生也未尝不可,条条道路通罗马,只有去闯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提高自身,总会有路的。, ]7 L2 @) \9 \3 H  k3 \
, g! U0 g; c/ f, s4 F) P0 N( T

" [$ u! ^; \. B7 }. C5 m关键还是对孩子性格和人品的培养。教育孩子人灵活,性格好,中正平和有包容心;有眼色,在单位不至于领导夹菜他转盘;能够融入圈子,逐步上进,百折不挠,乐观善良,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击垮,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这些比什么高考多考几十分,进入985211更重要。高考只是一时,这些性格的养成是一辈子的。
) C8 C' N- d; h  i$ M
, M& C1 m% V( m, p3 E8 O

微信扫一扫,分享更方便

帖子地址: 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浏览记录|使用帮助|切到手机版|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https://5edu.win)

GMT+8, 2025-5-5 08:44 , Processed in 0.076226 second(s), 33 queries , Redis On.

搜索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