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5edu.win)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手机扫一扫,访问本页面

开启左侧

志愿填报及人生择业指南

[复制链接]
admin 发表于 2023-7-22 12:03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言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,又有学生家长和学子关注志愿如何填报,其实楼主之前就这个问题写过一些文章,在这里先回顾下之前的文章吧
, ^# k, q, w! M7 |2 W: a
" K6 v$ x: K! ^2 G$ J2 r' t7 d
- p/ R+ z* q# j& Q

& K- c2 X+ ~& N
之一:性格与命运

1 J' S  w. P* P* E
1

  \2 _9 F: o1 {" h

$ s# x- I6 Z; f7 P' U% R5 B" ]" P" y

9 f# W$ J( w7 x$ t4 ^/ y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?过去有个说法,叫做: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,十一择业与择偶,十二趋吉与避凶。
2 k7 j. P3 x  e2 |: I# H& s7 e/ _+ @! |5 d; {7 C2 U

) }) j- J* ?- Y# j* V% g9 I一命,指的是投胎,与生俱来的一切。封建王朝,皇帝的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,儿子就是王爷;大臣的儿子生下来能等封荫,不必经过科举独木桥就能入朝为官,这些是天生的差距,所以命排在第一位。现代社会虽然说人与人平等,但是家庭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,像李嘉诚的儿女,含着金钥匙出生,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够比拟的。条条道路通罗马,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。- q) F! m0 N8 n( G( B( Y9 O# E
$ ]2 p6 ?6 a* R; R* O; Y& @, ?
2 _, g" r& o  ]$ O- ^$ D5 }4 d+ j
二运,这个就像YY小说中的气运之子,哪怕出身平平,可是一路顺遂,买个彩票都能中五百万之类的,实力重要,运气也很重要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“应运而生”,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一定的,但是时运是否到来则不一定,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如果没有秦末年的风云变幻,刘邦也只是一个乡下小混混;承平年代的枭雄,就像某读书人所说的,拉得开五石强弓,不如识得一丁字。天下太平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7 k" k& ~4 L: ~' x! S# i- [/ V4 |  \0 X& A
  u$ J% Q; [6 P7 ?% l0 V
三风水、四积累阴德,这些都是虚无缥缈之说,讲究的是因果报应。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恶之家,必有余殃。但是因果也不像机械的、直接对应的。否则也不会有“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”之说了。后面的敬神之说亦是如此。风水、阴德、因果、鬼神之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敬鬼神而远之。! ?* R. Z2 Y7 t6 o8 k
: j4 K) ^$ [8 P# l1 e2 L
- z' y- x5 U$ e
五读书,在科举制度下,只有读书才能做高官,踏入权力中枢。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,这种现象也只有科举制度下能够实现。不过在现代,读书有用,但是并不能像古代一般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,重要性下降。
5 w/ V! Q$ i/ W) ?) V5 Z1 b) n5 R& f9 t1 k. A# k% B- f  N
6 U1 F/ i$ R2 \3 ?& C
六名,名字也很重要,光绪有一科殿试第一名,本来要点为状元的,可是因为其人名为“王国均”,谐音“亡国君”,慈禧不喜,另点别人为状元。而且中进士后被打发得远远地,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一县教谕的小官,可以说是为名字所累。8 F, Q5 Y4 S9 e$ Q# l  q& J* V
1 i+ u5 E- j3 j# p3 s, @
. m) y( a# A3 P6 L/ W- W, }" y2 m
七相,这个好理解,相貌堂堂,自然引人注目,更容易成功。看看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就知道了。不明白这个道理的,推荐去听一首歌:《还不是你长得不好看》。
7 k9 T6 f1 h0 S* b1 J# f; e1 F/ i/ A# h* X& L9 s
, V! t6 |3 q- H$ e
八敬神。鬼神之说,过于虚无缥缈,信之则有。大国从周伐商,讲的就是“德治天下”,敬鬼神而远之,不迷信,但对未知要心存敬畏。举头三尺有神明,谨言慎行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+ M( ?: ]5 K* N' {. ?
3 z- D* g! j8 b! c5 Z! N1 \
- ~( H' y0 j+ Y+ O' E* N8 W1 ~( R$ f, ~
九交贵人,贵人对人成功很重要,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贵人愿意帮助你,是因为你自身的付出,有利用的价值。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像《无间道》中一样被人利用作棋子,而是根本没人愿意利用你。
+ ]! X8 U% O1 j
4 _; m& s  e+ H9 a; K$ M

8 L* r; v2 H3 B, x0 C# f2 _十养生。人生是一场长跑,其他方面都差不多,最后比拼的就是身体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没有身体一切都成空。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,日本战国时代三雄,织田信长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论能力,德川家康是最平庸的一位,没有织田信长的雄霸天下,也没有丰臣秀吉的智谋百出,但是最后一统战国建立德川幕府的却是德川家康,无他,德川人称“乌龟”,活得最长,活了74岁(当时的日本人通常寿命不过50岁),熬死了同时代的战神枭雄们,笑到了最后。/ W+ Q4 Y7 [1 C
8 q0 J" B# y9 Z
2 [, M+ d0 R( K) G4 z8 t
择业其实并不太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。纵观出人头地者,各行各业均有。但是如果加入一个风口行业,比起一些夕阳行业,还是容易成功些。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女人,贤内助;每一位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?一个好的配偶能够提供人脉和支持,但是很多夫妻只能共富贵,不能共患难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所以夫妻对于成功的作用有,但也不是关键因素,成功人士家庭和睦的有,离婚的也有不少。官场得意,情场失意也不少。十二趋吉避凶,识时务者为俊杰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明显看见形势不对,非要把脑袋往墙上撞,这不是勇敢是愚蠢或者是别有用心,博取名声。总之,不是傻就是坏。3 D& ~& W0 |( ^8 ?( n! u$ K
4 K. V6 V! U, z; h' x) o0 D
! I: I( _* r9 [8 M0 ~
2
; p( z4 u: n4 K/ ?3 j
  R3 o" _7 r) v# Q, ]$ D
& e) w- N+ S7 x( _" I& G
; @- N/ y6 t6 g) }' A4 V' H

: _: F, Z3 I: o6 r: D以上更多是从外部的因素而言,像命运这些是很难改变的,风水与积阴德过于虚无缥缈;非科举时代,读书有用,但也不是像过去一样,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,名与敬神这些不过是信心,相貌也是父母给的,交接贵人也要有利用价值人家才会用你,身体健康很重要,找个好老婆,少奋斗三十年,但是也要人家看得上你啊。
2 Q0 {5 X, z8 o. e6 R0 }5 G" V# R& w/ I
# O" F; \1 F0 a
对于一个人自己能够掌控的,无非是眼界、努力加上正确的方向。4 f% P4 s* ]- H; [: S8 W
" W% P4 E$ `5 D6 o
0 B" n1 Y( v8 C) t& V
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靠经验和积累,多思考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这个没啥捷径可走,就像《卖油翁》所说,无他,唯手熟耳。只能多思考,兼听则明。如果能够将种种对立的观点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道,那么眼界就到了,智者不惑,说的就是这种境界。
  ]5 ^7 D* u9 k# X5 k4 [; N  L" j; H+ [2 T$ X) ]0 z
( n0 p# W4 Q# @7 t1 p2 K7 v, e6 [
天道酬勤,小富靠勤,大富靠命运。一个人勤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,努力,持之以恒,总会有小成的一天。当然,方向不能错误,否则南辕北辙就越努力离成功越远了。6 G' O4 Q( D9 ?" [0 }  m: G- G
9 X2 M# N$ }( p9 d2 h
% M1 s# k3 I1 W9 @: ~
如何判断正确的方向,这就要靠眼界和见识了。
5 v) s! m/ Y5 G2 `( W0 o3 o" h' G; V
8 Z7 ?/ `0 j6 A9 |- @. \# m
这些是自我能够决定,掌控的。成小龙在人,成大龙在天。也就是说,要成大事,光靠自我奋斗是不够的,还得看命运和运气。
3 p/ X3 Z0 J4 ^$ ~# A9 y- c
0 B9 Z6 I1 G. C1 s: e- Z# M. A$ t6 _
$ s7 b9 t, ~. `. m8 [
那么,人能否决定命运、气运呢?是不是像古人说的,风水、阴德与敬神有效呢?这些是向外求,可能有效,也可能没效果。如果内求,那么就像西谚说的:性格决定命运,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一些命运、运气之事情。- C  `: u( e3 i, T+ A

" X7 t2 n: d) g+ |. A

4 L! g* B# [& a1 o1 k; s你有什么样的性格,往往就会经历什么的人生。例如,一个鲁莽的人,往往会因为轻易作决策而导致后悔莫及,一失足成千古恨;而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因为磨蹭而错失机遇;一个喜欢怨天尤人、心态悲观之人往往在单位不得重用,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很丧的员工;而满是正能量的则有可能面对危机时准备不足、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而吃亏……
! j: G0 f; R. y( B* i8 t
; _: n) v/ u+ L1 e8 B0 b
0 @# ?& @4 H# s* C6 F
人到中年,回首这些人吃过的亏、受过的罪,大多数都是有因的,并非无妄之灾,而选择这些因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,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无稽之谈。'( T* c" O2 L6 x! g0 o; _4 Q. c; ~$ M

' l  p; i& H0 T9 o% g. N; \3 u4 T2 l

5 g6 y  W" w$ |个人的性格源自父母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环境,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。性格一旦形成,就会有强大的思维惯性,很难改变。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所以在爱恋中的朋友最需要关注的,是另一半的性格问题,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,性格不好,例如鲁莽、暴躁、没有最基本的修养,有动手和家暴倾向,离开止损为上,不要相信他会为你而改变。
% ^2 w8 ~& ]+ l8 J4 D2 K9 y
, J( {( ?* E1 Q# l- c

( ^2 T' i) h) C; W* N对于一个成年人,如果反思到自己性格有问题,每天三省,潜移默化,花上数年时间,也还是有可能改变一些性格上的问题的——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,难度之大不亚于戒烟。
8 v' U+ L2 J+ g! x! S
  k& t3 z1 j- ^( A
# z. J( b$ a) p
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呢?其实十全十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,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般。官场上,清官多庸才,贪官多能吏。一个无欲无求的人,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。一个成功人士,往往优点很突出,但是缺点也很鲜明。其实性格优点的另一面往往是缺点,相辅相成的,就像月之阴暗面一样。
9 t& }3 C& }/ }2 J* S( L
. B7 S, q4 I4 b& T  ~# y6 u: h
# I1 Z- a% Q0 ^
一个勇敢的人,过了头就是鲁莽;一个谨慎的人,过了头就是优柔寡断。所以,一个人的性格有缺点并不可怕,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,往往意味着没有优点和特长。个人的自我修养是把握住度,自我控制。7 {6 e; j+ G) v
$ i( _6 j/ T- A% S) _6 m* a* ]

3 A* H! z8 b# @# S( e' g3 Q明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,能够扬长避短,用理智控制自身的情感,不至于失控。所以古人说,自知者明,自胜者强。
3 q+ X0 o4 l6 b4 }; a1 h9 E; K( M/ u# t; v$ @$ m

& [: D  ^! F* |9 a6 ^6 F
之二:择业

- I, U4 h0 S4 w" O- F  c- \0 W( s& a% E9 E+ l) S1 N) Z1 D2 f
. P7 L+ c1 `* a$ M; r. r7 Q/ E6 \
很多人问择业的问题,小孩选择什么专业,成年人要不要转行、跳槽。其实对于成功而言,行业并没有多重要,360行,行行出状元并非安慰人的话,而是事实如此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:官员、商人、学者,每个行业的都有,各种出身的也有,马云做互联网成功,曹德旺做传统产业玻璃也一样成功;重要的不是行业,而是个人。条条蛇都咬人,你在这个行业干不好,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习惯和性格上的缺陷,换一个行业也难以成功。0 M6 I  z+ K( J9 A
8 [7 R5 W- e" g) [( ^% o
+ f5 }7 T# V0 g3 M. ~* U' r6 j
那么,为何有热门行业和冷门行业之分呢?确实,有的行业像互联网高薪,而有的夕阳产业收入低,看上去一片萧条。问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稀缺的才是最有价值的,热门产业去的人多,过几年供过于求,变成红海;而冷门专业大量人离开,慢慢又会好转起来,所以从长期来看,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,其实也都差不多。看到风口、看到猪在飞,往往已经过热,就像炒股票追高,多半是站岗的下场,冷门专业也是如此,看上去门可罗雀,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开端。  a& b1 u% C! y' v( C6 o/ l
4 A* \7 i2 \" k0 Q! |- U) y* M) V. u

9 U! ]5 M2 U3 f举个例子吧:俺有个同学,天资聪颖。聪明人嘛,喜欢追逐热点。当初在高中也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角色,当年填志愿是先填后出成绩,他第一志愿填清华(勇气可嘉),结果差几分后面的高校又不收非第一志愿的,兜底去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,学采矿专业。这个是服从分配调剂来的,艰苦专业,没人看好。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铅锌矿待了几年(那矿效益不错,就是地方偏僻了点),觉得矿业没前途,当时金融最热门,考研,金融跳槽到银行部门;干了一段时间,觉得银行的生活枯燥无味,下海创业,开创投公司,追互联网风口;结果2008左右矿业大热,他当年的同学入股、投资矿的一个个都发了,又回去搞矿业,被一个老板聘请做矿长,不料矿业盛极复衰,价格一路下跌腰斩,老板亏了数亿跑路;而互联网此时又火起来,他又回过头扎进互联网行业,结果最近又遇到寒冬,企业大裁员、不景气……所以兜兜转转,一事无成。
' Q/ @4 H$ D  n7 E/ r4 |) f+ a: i
! }/ a" h, j  ^+ a. x- n
反观其他的同学,在一个领域内努力扎根的,现在都到了收获的时候。走官场的,从乡镇干起的,不少人都成为实权部门的负责人;做生意的,开工厂的、开矿的、做房地产的、哪怕是开饭店的,长期在一个行业或相近的行业深耕的,都还有一定的成就;当年成绩远不如他考师专的当老师的,都有做了重点中学校长的,日子过得蛮不错。
# w/ ^/ z. `2 Y2 X3 e7 g' [" d
; l" U+ v: @; u4 r% q* k+ |

" @  f# e3 C( r1 A, B当然,这并非说不要择业。择业要看兴趣、爱好和家庭条件来,不要带有什么偏见。像什么文科理科,艰苦专业和热门专业,其实综合来说,区别都不大。女孩子、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稍稍避开艰苦专业,可以去追求梦想;家庭条件不好的,其实可以从事一些辛苦一点的,但是初期好就业的专业(后期无论是文科、理科,什么专业区别都不大);家庭条件尚可的,看自己的兴趣爱好,只是一旦选择好后,就不要轻易跳槽,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可能成功,三心二意追热门,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沉没成本,样样懂样样不精通,最后一事无成。
5 t2 [& Y) m3 L5 d4 C" T# u8 K9 Z$ X' z( W: c

5 T6 F1 J9 w' j5 J5 G% R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,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专业,父母不要包办。一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判断,父母又不是神仙,没法预测未来的事情,包办如果以后不如意子女会怪父母,而且会不开心——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好,干一行恨一行是常态,自己选择的才无怨无悔;二是年轻,心不定,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,可以试错,年轻人可以跳槽,可以选择。不过在三十岁多岁必须得确定自己的道路,老话说,人过四十不学艺。因为年纪大了,学新的行业没几年要退休了,干不出啥成绩。除非是有主业,干点副业倒无所谓。当年有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考研屡屡没考上,378了还要考,最后因为扩招考上了,但是过几年毕业了,没有单位和学校愿意接受——人家也愿意用年轻人,年纪太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用人单位不划算,最后找的单位还不如未考研之前的单位。
; X' ^# y4 }! L* Q3 @7 g; ?# k& X

$ |' X3 d" R3 |9 v父母不要把学校还有专业看得太重,大学不过是一个文凭,大学学的东西90%在工作中用不上,大学最大的作用是开阔视野、培养性格,职业训练在其次。
) c& r- e8 h1 Y& Z7 _
0 N( @- G9 ~. J6 u% j" j# r

4 `- @( ?/ G" W6 {& K% p3 d, B+ `对于小孩子不要期望过高,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,我们自己也是一样。能够有份工作、有碗饭吃,家庭幸福,就可以了,降低期望值,这个并不难达到,儿女有出息是意外之喜,没有出息平平常常也挺好的。
4 H% P- z* C: D3 \4 a9 ^& a# a  X' G+ O  v
: X' ?* ^% \4 P5 I5 Z" S
- i4 O5 Q) L/ Z. k
之三:志愿与职业规划

# s% t# z' h7 {* M% Q- R, y
1

; x) z/ o) |) ~# M6 I( @" G' k( S' f3 A: @
8 y; E; p& ?9 _9 f8 r3 Z
以下进入正题,写篇新文谈谈高考志愿填报吧。这事情说重要也不重要,因人而异。对于上层社会、中产阶级和家境贫寒的人而言,选择不一样。上层社会去读大学,更多是结交人脉,理解社会,人家读一个哲学,不妨碍人家回来接班,中产阶级考虑的就要多一些,既考虑就业,也要考虑职业的后续发展前景;寒门子弟,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,以后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要靠后,就像一个要饿死的人,首先考虑的是有馒头吃,填饱肚子,再谈其他。' B4 `3 {+ d. T, K2 _+ @
9 u! _. x# z, ?9 x! L6 U! a6 k* L4 U* ]# R

6 O6 }: [( e9 {* }+ C说起来很抽象,还是举个例子吧,也是楼主亲身经历。在楼主的年代,初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:一是考中专,二是上高中。那时候考上中专就能吃国家粮,包分配,所以在农村很多农家子弟都是趋之若鹜。成绩最拔尖的都去考中专,成绩较好的才去上重点高中。1 ]* G: H/ P. f& u
! ?- {; C2 T* D6 K, [0 }
楼主当年一位初中同学,年年考试都是片区第一、县里名列前茅,妥妥的学霸,但他家庭条件很差,最终考了师范类中专,毕业后分配到乡下小学当老师。毕业1020年后相聚,当年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考上大学,进了大中城市,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。同学聚会上他也直言后悔,如果再坚持下读三年高中,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。但当时他家的条件,年年拖欠学费,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粮票都拿不出来,靠老师救济才不至于中午饿肚子,不去考中专拿补贴而去读高中,很少人敢去冒险。
, a$ v& Z- W, w4 \. \& D0 b
+ u- \: x8 B% x6 i

: K+ g7 f, O! |5 ~5 Z8 t2 @( i就像一些演员,最开始不出名没戏可接,只能下海接三级片,但像舒淇一样能够出名之后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的总是少数。这就是人生的两难选择吧。
/ O; L: G, L. J; }1 p6 Q5 B' n; g8 {
% u4 Y1 `: @) b+ L1 {: [" M

- }+ e, M% a* A就像楼主一再强调的,专业其实并不重要,一是任何专业都有优点和缺点,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,例如好就业的专业必然有其缺陷,要不就是特别难读容易挂科,要不就是地矿油之类艰苦专业,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聚少离多,要不就是职业前景受限,例如护理类,职业天花板就是护士长,院长之类大多是医生出身。7 r5 }+ ^, f' C* u

; T2 D8 h7 l/ b9 F8 `: t- |$ O
. `; N3 T: T2 m0 V. y
而在大城市、职业光鲜必然就业困难,因为从业者众多,竞争激烈,内卷严重。至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,任何专业都有春天也有人满为患之时,你现在觉得是热门,说不定过几年就变冷门了。
, U- M) |2 Q! a  R" d/ ]3 i! z
0 h, ]; u9 i: ?- B4 m
  S0 V, S5 Y; U% }6 b$ A5 ]/ Q
之前金融财会很热门,现在金融成了民工,不是少数几所金字塔顶端学府毕业,基本上就只有站柜台的命,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“行长”(之前的储蓄所长)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;由于国家大兴土木,有一段时间建筑土木相当热门,但这两年大量土木人提桶跑路,导致名校土木招生一落千丈,无人问津;计算机也大火过一段,但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,也开始降温;冷门专业变热门的也有,如马哲,近年来由于讲ZZ,之前无人问津的马哲、马克思学院火起来,清华马哲的学子直接进云南省委组织部,还有部委党务部门也选了不少名校马哲毕业生,是我们那年代名校毕业生才有的待遇。+ w1 \) b" v1 `2 v9 s  c
8 J+ C/ _2 t$ F+ |4 {% z

+ u$ r, L- H" }: O; W$ o% C+ F0 x; r进这些部门意味着什么,体制内的都懂……
+ w9 B* h* a/ |. m% N0 c7 O$ M# |) o7 c9 P

: D9 S8 B7 B% p. ?9 Z1 z- ]还有些专业,经过了冷热几轮轮回。如地矿、国土、生态环境类相关专业,由之前的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,近几年由于内卷和经济形势的变迁又开始艰难起来。专业都是变化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,用当下来预测未来是不准的。! w5 D0 K+ M% E

0 g2 z% L- `/ _9 S$ B

) S9 S6 A/ n& G- L
2

: Z. D: L3 F- ]& E2 o8 z! ]3 D
) O1 g8 I0 M- A
说说填志愿的几个原则吧,第一原则,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,要看孩子喜欢什么,性格和爱好是什么。就像金庸《白马啸西风》这些都是好好的,但偏偏不喜欢。楼主之前说过一个例子,国防科技大学算名校吧?考上后衣食无忧。但在湘雅二医院,碰到过国防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得抑郁症要退学的,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,不要说前途了,就连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。很多学生受不了军队的作风,军队讲究绝对的服从,哪怕是同级生,人家是学生干部你路上碰到要敬礼,周末出校园都要请假。……* N4 V  c  o( |" Y3 m
0 u; h( b; g) o

" c+ U) y3 [/ {$ ~4 l任何事情都有代价,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,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言。- Z' e9 p3 b: y9 j* N& g

  \5 W  n% Y/ i! x

' }8 j; L; X, ]# v1 h: Y第二原则,分数高选学校,清华北大毕业,头部行业无所谓专业,就是学考古都是大师,分数低才考虑专业。再说985211可以走选调生,既然是从政,专业有啥关系?0 A! W0 d; A7 E* h$ B

' x2 s3 B4 t( n: f3 N; @, T& y
0 d- L! i/ y+ v4 l- S  x
第三原则,才是选择城市和考虑专业的舒适以及艰苦程度、男女性别等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还是要去实践,看看这个世界。一二线城市可以选择中西部地区,张雪峰说兰州大学不好,其实我觉得北上广的分数线合适,可以考兰州大学看看,毕竟也是985211,再说了解中西部才能了解真实的大国;至于中西部地区,读大学最好去沿海大城市或者帝都,这样才能开阔眼界。
9 w8 A1 z& p. g0 P3 o, A) ~. R0 {: ]6 k5 L

, C: @0 M9 W. |: T专业舒适性,例如有人语文不好,要他写个文比十月怀胎还难,这样就不能选择文科类,最好读理工科;有人数学老是挂科,哪怕理工科再好就业,你勉强考上,学起来总是考试亮红灯,十分难受,毕不了业,也没必要去受罪。艰困专业好就业,家境好的孩子就没必要去吃这个苦,例如一些地矿油专业、桥梁隧道施工,虽然收入高,但工作环境都在荒郊野外,跟家人见面都难,赚钱再多,生活质量也不高啊,以后婚姻和夫妻关系、子女关系都麻烦。
% `. \8 m$ t( w) w, K( e
8 ]3 Q( A+ `9 F! {: @

4 B2 |% p9 J$ W% ?7 D/ _理工专业还有一个缺点,女生少,跟军队类似,没谈个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……) ^) f/ c2 R' p6 p3 b) K' i9 A
: Q# D8 Y- Y, h: @; A4 A7 Z
3 U' m6 b6 V% B# y: w( a0 e- l
其实对于女生,可以学理工科,大学里是国宝级待遇;男生,可以学文科、医学,一个班都是莺莺燕燕。不论以后专业工作如何,至少不负青春年少,老了也不留遗憾。& U3 F6 z4 C- v  h/ K+ W

2 D, Y9 R/ z$ I6 F: e* B" p( v: a- _3 Y* A2 U
3
5 D2 K1 H  A! `, c

' B% h. P' U/ o1 k4 c很多人说文科工作难找,理工科好找工作,其实这些区别只是在初始阶段有点区别,后继发展,无论文理,都差不多。金融界,做好的交易员和大师学什么专业出身?理工科学物理的,文科学哲学的。
: z, j+ A- O; `4 t% [/ _. j, m& r
3 s4 y7 ~: W3 b  s" C2 J

" ~: M) z7 X( }+ i/ _5 R如果想考研理科选数学,文科选语言文学大类亦可。讲起考研,楼主当初有一个同事,跟楼主工作后一起考研,那时候经济学、财会、土木工程大热,他选了一个相当冷门的哲学,马哲。我们都觉得奇怪,他说好考,容易上名校。其他专业都是上线人多要调剂,结果他的专业上国家线即录取,之后考上中山大学哲学系,毕业留在广州一家高校,现在已经是该校马克思学院院长,回过头来看,他的选择无比正确,是他的能力和水平约束下的效益最大化了。
. |$ f: G# B3 Z- I" N( ?/ H# B" S+ F, b
$ Y0 X4 j' A* h4 E
虽然说专业不重要,但还是要结合实际,大致上网络上讲的一些有些道理,可以作为参考,但任何人讲的都只能参考,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条件不一样,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。
' g; K3 y, ^! X8 I6 h5 U+ k) H: @' m' T3 C' H+ U) h0 f- z
! ?/ J! C$ J7 o* z$ Y7 u) t9 k4 _
家境好可以凭借兴趣爱好,家境一般综合考虑就业和发展前景,家境贫寒选工科、医科,虽然难学困难,但学出来了衣食无忧。选专业也要注意陷阱,例如医科最好选择临床,带工程的其实不是临床,例如口腔医学工程是做假牙的,当然,临床的分数要高很多。, z# C% r  ^' ^" t
3 L; m1 Z* n. L$ {- w* b5 j5 x, d

" o+ C/ x; r% W+ r# D& h4 k很多人说四大天坑专业,生、化、环、材料,其实除了生物工程,其他还好,化学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好,环境这些年无论是资环(矿山国土相关)还是生环(生态环境相关)就业和薪酬都还可以,生环虽然招生人数多,但现在国家对环保重视,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,编制一个环评报告,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。 * V2 b$ K$ p/ s) r( z
2 a. f6 T9 W  N( ?6 K) O- K3 Z

) {9 c9 F% c' }  K( |1 S' z生物工程之所以是坑,是因为美国在新世纪把生物工程当作下一个科技浪潮的突破口,希望像计算机革命一般带动产业发展,因而投入大量资源,各院校开设了大量生物工程专业……
9 y/ L- h; ^4 q0 v$ u' L* B1 _: V& B

+ k( d* u( [- Q$ U大国也跟风美国在生物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,结果突破未至,造成生物工程成为天坑。像一些生物工程的名人经常在网络上出风头,其实院士你看几个是网红的?人家科研都忙不赢。这些名人一看文章发表很多,其实是生物工程专业自娱自乐,实际意义几近于无。
' C& d, O3 I- h3 F2 L; i3 F1 j* A- C8 i# D& G3 R
" j7 G* |1 Y& B! a" Q& e1 H# F
材料其实还不错,军工和民用工业高精尖设备都不离开材料科学。但要是名校毕业,清华、中南的材料不错,一般是进研究所和军工类企业,能进去的话待遇可以。普通学校学这个就没多大意义了。
: u% A$ `9 H* r) ^6 g+ ?
  L# Y( G' P# [

; B7 n2 U4 ]& }" r9 n* z网红张雪峰说的可以作为参考,例如没关系不要考电力,很难进电力、烟草等垄断性行业;新闻学普通人不建议……
, R9 v" |, ]! `5 F
7 k4 R( A) ?: S1 }& @

' K9 V: i: U. H+ v9 H: E0 _新闻之前还是不错的,但这些年纸媒被电视干掉了,电视被网络自媒体干掉了,各地电视台很多工资都开不出,县级电视台在裁撤之中,新闻传媒有多大意义呢?难道毕业做自媒体?自媒体也不需要上大学学习,大学学的是官媒那一套,对进体制内有一定帮助,但要进体制内,中文文秘写作类岂不是更好?- E3 F/ ^1 N( Q7 F) C- l$ A
+ a( q. c" c7 A" h1 Z4 _
4

' @4 e: h" \. |; l. ^! A

( r0 k* Y% H* r7 r$ c是否成才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吧,专业和文凭都是敲门砖,行业潮涨潮落,没有什么永恒的热门专业,也不会有专业一直冷下去。! V3 |8 O5 F1 ~) m% Y( v

6 ?* y0 ~5 i7 O' X2 k6 f8 {0 g
: T5 w& N' o9 Q
普通人的孩子,不要选择小众专业,选择一些大众的,财会之类,选择面宽,尽管竞争激烈,但招的人多。教师,这是万金油,法律之类,律师法官等从业也多。目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的局面下,不可能有什么可以捡漏的蓝海,都是红海。
9 H) o  Y# j9 m: @$ |
$ H9 e6 L, G; t& D
+ p9 G( V. D6 ^" g/ [9 E
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; k; ?* e" g9 Y# P- [
6 }7 r) P) p4 L# |' Y8 L
! }* Y. B- i' [5 I% E
道路无非红黄黑,也就是官学商三条路。做官的话,还得是选调生,大学生要争取入党,985211优势大一些。考公的话,尽量不要乡镇,进去就难出来,考城市里面的事业单位都好些;当然,你有关系,去乡镇,之后再遴选省市机关,那无所谓。( ?( J$ P6 i, V4 I9 x- Q
, X9 F: ~) z" J3 h6 E$ G) l
' |7 u% ]3 N* m# t5 [
选调生有组织部门作为娘家,到基层工作几年都能回机关,哪怕不能提拔,以后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还不错。
/ Z& Q& |7 W7 Y
1 ]6 b! B& P% k6 N
" Q4 m" B8 i9 s) s- N/ F0 o
学的话,目前至少得博士毕业,现在还要名校海归,不是学霸不要考虑这条路。
  N; P2 I9 l1 R/ ~
, M7 I! {! {: X, a$ R# O) U& {
0 t0 \6 V$ q3 K" G4 E5 D
至于商业,得八面玲珑,情商高。……: A: O. `0 K2 t5 j2 O/ S: u

" \) R# s* v- @! L* E; I" j* T; t
( r6 D" L6 C* W
很多人对找关系走门路愤愤不平,觉得自己怀才不遇。其实既会做事,又会来事,岂不是更好?
8 r3 }5 A: @7 J( L9 P3 a
6 [( W$ `* ?/ o/ z4 m5 \" N4 W在体制内,见过很多名校生混得不如二本甚至专科生,名校文凭不过是敲门砖,进入门槛后,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。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,一是会写,文章公文写得好;二是会说,能言善道,发言得体;三是善于观言察色,情商高。; c+ L* C+ K) S! R5 P& F6 T
+ m2 N) P$ U  Z& j% r- f2 {. H
体制内很多高官是师范毕业,厅部级干部师大毕业,县处级师范专科毕业的很多,究其原因,师范类要求学生能说能写,还写得一手好字,教师出身,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,这些都是官场的必修课。% k. ?3 b, m; W' \* W

" ]/ I. P: U% D4 f
, c7 b  [. l+ _: v" B
而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,畏畏缩缩,话都讲不出来,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,一切为了考试分数,所谓衡水模式、黄冈模式其实都是失败的模式,培养出来的学生吃饭都在刷题,这有什么实际意义?不过是高分低能,工作中有用的技能一个没培训,而且还把人搞废了。……
; H3 N8 x5 L5 _1 w
1 I4 Y! N2 Y' _0 h+ `# q" e; O
3 I' ~4 e& V% H7 ~" D' m/ U
在这方面,高中教师的利益跟学生家长并不是一致的,高中老师只管升学率,其他的跟老师利益不相关。……
  p/ i* ?. [, ]$ P. l: M/ o5 ]- C: G) j! C2 F, y( G

* u& ?( G) o: I% T; c; S在楼主看来,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大可不必,很多学生到社会上崩溃了,是因为当初校园里无比重视的考试分数,其实在社会上一文不值。白天黑夜身体搞垮了多考个几十分进名校,在进入单位后跟二本出来的学生没有区别。
* z9 S& X5 U, ~! G  M5 [
& r& D/ J3 V( A; Q% V. ]

6 P9 Y9 `2 Y8 V7 ], ]" l读书考学,读个二本以上足够了;如果二本可能都考不上,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不读高中,分流学一门技术;家境好的,可以考虑出国,或者专升本之类,以后考公考编进体制内,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,如果家里有资源的话,开店在网络上谋生也未尝不可,条条道路通罗马,只有去闯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提高自身,总会有路的。
/ g6 x4 Q& V& k  C+ `  s  |) R8 c9 h6 f% @+ {. V5 t9 C
9 O! k7 e, T+ {/ u1 }* j
关键还是对孩子性格和人品的培养。教育孩子人灵活,性格好,中正平和有包容心;有眼色,在单位不至于领导夹菜他转盘;能够融入圈子,逐步上进,百折不挠,乐观善良,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击垮,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这些比什么高考多考几十分,进入985211更重要。高考只是一时,这些性格的养成是一辈子的。' {" B% ?$ _! i
; J5 |# v8 t4 m, r  L

微信扫一扫,分享更方便

帖子地址: 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浏览记录|手机版首页|手机版试卷|使用帮助|无忧得胜-网上国际课程 (https://5edu.win)

GMT+8, 2025-8-16 03:29 , Processed in 0.046818 second(s), 32 queries , Redis On.

搜索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